重阳的来历和风俗简介怎么写(重阳节:传承千年的华夏文化盛会)

作者:双枪2023-11-10 17:45:55
重阳节:传承千年的华夏文化盛会

来历与传说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华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据说,这个节日的来历与传说可追溯到汉代,而重阳节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源于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九月初九,字形“九”像是两个阳之物相加,故而被视为重阳之日。古人认为阳气渐退,而人体阳气的渐衰与此同步,因此在这一天仰望高山、登山燃糧堆、饮菊花酒、赏菊花,用以庆贺温阳之气,增添身体之躯。 另外一种说法,是与一位古代的仙道士鲁达有关,传说鲁达精通仙术,擅长驱鬼祛病,事迹广为流传。九月初九的这一天,当年有许多人为求安居、平安、健康等生活幸福而请他带领观山游玩,爬山赏景,飨宴欢聚,乐享生命。由此,重阳节也成为登高赏秋和敬老爱老的节日。

寻根问源:文化流传与风俗习俗

重阳节在民间被人们称为“敬老节”、“老人节”,寓意为“长寿吉祥”。这个节日在唐朝时期开始被称为“重九节”。唐代葛洪所著的《抱朴子·重九篇》中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九”一词因此传至后代。在宋代时,重阳节成为了荐孝节,到了明清时期则发展为登高游泳赏花、赏菊花、诵诗作乐、饮菊花酒等多种庆祝方式。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重九节在不同历史时期里,还有着不同的寓意、风俗、文化内涵。 现如今,重阳节成为在华人社会中传承久远、意义深远的一个传统文化盛会。人们会带着父母、老人一起登高,体验秋天的美景,这也就是为什么重阳节又被称为是“登高节”。如今城市的高楼大厦、郊外的公园、山林峡谷也已成为爬山的好去处,有些地区还会组织重阳节登高活动。一些文化活动也会在这一天举行,如《长恨歌》演唱会、儿童与老人分享快乐、慈善拍卖等。重阳节已经成为了一个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元素的文化大舞台。

绝代佳人:传统美食特色

中秋节是月饼,而重阳节,则是菊花酒、菊花糕。菊花是素有“秋之花”、“长寿花”的美称。菊花糕是以糯米粉、豆沙为原料,包裹着菊花糖、核桃、白糖而成的。菊花酒则是以白酒为基础糖、菊花等原料,调制而成。菊花糕和菊花酒都有很高的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经典,也有丰富的寓意和故事。在重阳节这个华夏传统节日,品尝这些传统美食,更有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举世文化之精深,重阳节之文化底蕴、节日风俗之意境意义,还有传统美食的特色浓郁,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尊重和维护传统风俗习惯,以活态文化传承为主,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中,传承发扬特色风俗文化,让华夏文化精髓传承千年。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zivvi.com/redian/16431.html 重阳的来历和风俗简介怎么写(重阳节:传承千年的华夏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