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写密州出猎(苏轼笔下的景色 -- 不只是狩猎)

作者:双枪2023-10-25 18:14:32
苏轼笔下的景色 -- 不只是狩猎

苏轼的诗词作品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立足于自然景色中,以生动细致、清新淡雅、潇洒豁达的风格,将眼前的山水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中流传最广、最有名的恐怕要数《东篱乐府》中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描写了苏轼在密州狩猎所看到的景象,但事实上这首词的背后还隐藏着苏轼许多隐藏的思想和情感。

1.苏轼与密州的情感历程

苏轼一生中冷暖自知。尽管被神仙举荐至朝廷,又多次担任高官厅长,但他常常被政敌排挤和误会。因此,他逐渐淡漠了世间荣华富贵,专注于诗歌创作和自由的生活态度。在苏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志同道合的朋友、尘世之外的自然山水、名士雅士的自由散漫情感的追寻。密州的原野、怒涛澎湃的大海、容城雪景都为苏轼创作多达数百篇的诗词曲赋提供了灵感源泉。

2.苏轼为什么选择描述狩猎

为什么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选择了描述狩猎的情境呢?其中一个原因是,狩猎是一项充满刺激和挑战的体育运动,是当时文人雅士中的一种时尚和追求。此外,狩猎也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让苏轼感到身临其境、身心舒畅。但是,苏轼在这首词中并没有对狩猎中的杀伤和暴力行为有任何的描述,而是强调了探究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感。他写出的不只是狩猎,更是那场狩猎背后潜藏的自然之美。

3.词中反映的文化和哲学思考

在这首词中,苏轼抒发了对自然美好的赞美和心灵自由的追求。他在这首词中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视自然生态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还体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中。苏轼所写的自由与静默、自然与心灵融合,都极富东方精神特色。

苏轼在这首词中的文字与思想,也是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和环境破坏的反思。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回归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远离物欲和功利,走人生的远行路。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zivvi.com/redian/14861.html 苏轼为什么写密州出猎(苏轼笔下的景色 -- 不只是狩猎)